魅力梅州丨我在梅州修文物
“唰唰唰……”棕刷在微湿的魅力梅州宣纸上轻轻扫过,将宣纸与古籍之间多余的丨梅水分、气泡挤压出来,州修AG超玩会入口直至严丝合缝。文物来到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基地的魅力梅州每一天,这些细致动作,丨梅是州修古籍修复师孙磊的“日常”。
字画组修复师孙磊正在修复纸质文物。文物
今年5月挂牌成立的魅力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基地包括字画、瓷器、丨梅木制三个修复小组。州修
“正在修复的文物古籍、契约文书是魅力梅州AG超玩会入口馆藏珍贵文物,因时间变迁,丨梅产生了酸化、州修糟朽等文物病害。”走进基地的字画修复室时,孙磊正在仔细观察珍贵古籍,一旁的墙面上贴满了修复好的纸质文物,有房契、婚书、拜师帖等等。“现在的文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延续文物的生命,更好地保存历史信息。”据介绍,文博专业毕业的孙磊曾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修文物,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8年时间,其间参与修复的文物有五六百件。
字画修复室的墙面上贴满了修复好的房契、婚书、拜师帖等纸质文物。
给瓷器着色、修复的各种工具。
字画修复室旁边是陶瓷器修复室,陶瓷文物修复师赵钰正在给一件唐代水车窑执壶着色,手边放置的修复工具多达十余种。“水车窑是梅州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。”赵钰刚拿到手中这件文物时,瓷器表面有污渍且釉质疏松,有些部位的釉面已脱落,坯体外露。经过表面清洗、加固、釉面封护、补全和上色等流程,使这件瓷器重焕光彩。
瓷器组修复师赵钰在给水车窑着色。
今年是赵钰从事古陶瓷修复的第十个年头。从文物修复专业毕业后,她先后在海南省博物馆、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等博物馆工作,今年来到梅州参与古陶瓷修复。“从事这一行,必须要有很强的文物保护意识、动手能力和一定的辨色能力,还要坐得住,因为我们通常一坐就是一整天。”赵钰介绍说,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,使用的保护修复材料都可逆,不会对文物本身造成损坏,最终都可以还原到文物修复前的面貌。
木制组修复师高学峰正在进行官轿的修复工作。
在瓷器修复组旁边,一块长约2米的红色牌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。“这是同治皇帝授予清代官员叶舒华的圣旨匾,我们接手时发现有匾额开裂、脱色、虫蛀、缺损等症状,经过修复,目前已达到较好的展陈效果。”赵钰的老师、木制组修复师高学峰说。据介绍,高学峰曾在包头博物馆工作,从事考古和文物修复工作有30多年,参与了瓷器、青铜器、铁器、石制文物等的修复工作。在梅州的一个多月里,他先后完成了三块匾额、一顶官轿及四十多件木质文物的修复。
修复木质类珍贵文物活字粒。
陶瓷类珍贵文物修复前(右)和修复后(左)的对比。
据了解,今年,中国客家博物馆计划修复的文物包括馆藏陶瓷类珍贵文物24件(套),如唐代水车窑;纸质类珍贵文物28套(106件),包括书画、古籍和契约档案等;木质类珍贵文物93套(100件),如官轿、匾额、印书版和活字粒等。
对文物而言,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重生。“以前修复条件比较艰苦,材料、工具不足,大家都是凭经验自己动手修复。如今,现代技术与文物修复深度融合,大大提升了文物修复的效率和水平。”刚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荣休、多次获得国内文物修复奖项的修复师邓任生告诉记者,3D打印等新技术的运用,让文物修复更加科学精准,也减轻了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强度,“修复一件文物,就是还原一段历史。希望接下来能修复更多文物,并将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下一代,让文物重新‘活’起来。”
图片/视频:梅州日报记者 高讯
文字:梅州日报记者 李艳良 黄荣(实习生)
编辑:李舒宇
审核:蔡颜颜
- ·夏凤俭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海波座谈
- ·全省绿美广东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研学班在梅举行
- ·梅州疾控提醒: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安全健康返程返岗
- ·梅州客家三宝登上广东卫视湾区春晚,八大客家元素大放异彩!
- ·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,成为中国首富!
- ·“苏区融湾先行区”系列报道之③丨以产业“大协作”推动苏区“大发展”!梅州突出产业对接创新引领,推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
- ·梅州再有2家企业,入选为“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”!
- ·河源市源城区发生4.3级地震,梅州有震感!
- ·东北夫妻自称开店遭“刁难”停电?江苏淮安市监部门通报
- ·热闹非凡!梅州军分区举行春节游园会活动
- ·现场直击“神兽”返校!今日开学,仪式感满满…
- ·梅州消防组织开展地震救援拉动演练
- ·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!广东多名“黑车”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
- ·保障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!梅州开展春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
- ·梅州市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:为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贡献通信力量
- ·划重点!一图读懂梅州市政协第八届常委会工作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