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逛逛,买买买!清明假期,梅州消费市场升温~
清明假期,逛逛逛买记者走访我市各重点商圈发现,买买梅州客流量明显增长,清明AG超玩会入口车商纷纷抓住节日商机,假期推出各类促销活动,消费激发市民消费热情,市场升温假日经济展现新活力。逛逛逛买
清明假期梅城各商业广场客流量明显增长。买买梅州
时令商品受到热捧
4月4日,记者在客都汇、假期AG超玩会入口万达广场等商圈看到,消费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左右,市场升温商场进出的逛逛逛买客流数量一直处于高位,众多奶茶店和餐饮店甚至出现排队等候的买买梅州现象。尤其在策展类活动的清明加持下,现场较为热闹。
清明假期梅城各商业广场客流量明显增长。
随着“春季露营”的持续走热,梅城大润发超市推出了踏青出游“一站式”采购,涵盖露营器材、户外风筝、水果、蛋糕、饮品、烧烤食材及防蚊消杀等,种类齐全、品种丰富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。“一眼看去,踏青所需的东西都很齐全,来这里‘一站式’就能把露营所需要的东西置办齐全了,非常方便。”正在选购踏青用品的市民罗峰对记者说,满199元立减100元的优惠力度也很大,希望多举办这种“一站式”采购活动,满足大家多样的购物需求。
清明除了祭祖踏青,品尝传统美食也是一大特色。在嘉荣超市,青团糕点货架前站满了前来选购的市民。“这个青团有三四种口味左右,有咸蛋黄肉松味、黑芝麻味,豆沙味等。”市民赵红告诉记者,青团也叫“艾粄”,是客家人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小吃。这里的青团可以整盒购买,也可以单个购买,选择比较人性化。
“降价增配”带旺车市
4月5日,记者走访梅城多家品牌汽车销售门店和体验中心发现,看车试驾成为不少市民的假期活动安排之一。其中新能源汽车最受市民青睐。
清明假期,梅城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有不少市民在店咨询选购。(黄科 摄)
“清明假期到店咨询试驾的市民比平时增加了两倍左右,我们的销量也增长不少,热销的车型有驱逐舰05、宋plus dmi、宋plus ev、海豚、海豹等。”梅城比亚迪曈曈销售服务店销售经理童竹英介绍,针对假期门店也推出到店有礼、订车送大礼包、定制金融优惠服务等促销活动,让利广大消费者。
“我看中的这款车比去年底优惠了2万元左右,清明假期又还有额外的大礼包赠送,感觉很划算。”在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订车的市民陈女士表示。
记者了解到,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链的日趋完善,进入到2024年,“降价增配”成了新能源汽车的“主流”,这也直接拉升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。
“今年集团对新能源汽车价格向下调整,销量相比去年有明显提升。仅是过去的3月,零跑汽车订购量就达到了40辆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不少。”梅州市骏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曾繁荣告诉记者,今年,零跑汽车开通了梅州地区的售后服务业务,使得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,销量也有了上升。
文/梅州日报记者:黄科 王锐
图/梅州日报记者:林翔
编辑:罗欢欢
审核:练海林
- ·中超联赛:广东两队一胜一负,“上海德比”平局收场
- ·今冬首场雾凇来了!今天,梅州开启“仙境模式”→
- ·倡导精神上孝敬父母的“新孝经”!余源鹏家庭道德教育读本《行孝》出版
- ·斗气别车行为遭谴责,交警传唤调查处理
- ·4月4日全国接待现场祭扫群众3302.61万人次
- ·@梅州车主,92号汽油7.6元/升!加满一箱将少花19.5元!
- ·社区“绿”了,生活美了!梅州已累计创建38个绿色社区→
- ·梅州印发加强寒假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通知: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、严查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兼职任教
- ·中粮资本发布声明:未建立APP应用及任何形式的线上销售渠道
- ·社区“绿”了,生活美了!梅州已累计创建38个绿色社区→
- ·今冬首场雾凇来了!今天,梅州开启“仙境模式”→
- ·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应对气象灾害防御管理?梅州印发这个实施细则→
- ·大型综合性养殖试验平台“湛江湾1号”下水 配备多种智能化系统
- ·快为你喜欢的作品投票!梅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爱眼文化节活动正在进行→
- ·隧道内货车被追尾,还载有危险品!是演练,莫惊!
- ·11月水质 “梅指数”发布,五华第一!
- ·新规来了!市场监管总局印发《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》
- ·梅州印发加强寒假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通知: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、严查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兼职任教
- ·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!选举产生37名省十四届人大代表
- ·便民又高效!梅州这两家银行已开办二手房“带押过户”新业务
- ·商务部:中国调查机关依法推进进口牛肉全球保障措施调查
- ·哪种“阳”可居家治疗?如何用药?“阳康”后何时能上班?一图读懂“梅州版”指引方案
- ·2金1银4铜!深圳文博会梅州这些展品获奖
- ·助力从战位到岗位转换!梅州市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班今日开班啦
- ·3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0.8% 连续五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
- ·进货价35元,却卖89元!梅州公布3起涉疫物资价格违法典型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