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音乐传播乡音 助力梅州“文艺融湾”!客家音乐人陈善宝接受海峡卫视《客家人》栏目专访
2月18日,文艺融湾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用音音助海峡卫视《客家人》栏目播出新一期节目《客家歌手陈善宝》。节目专访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乐传力梅乐人栏目AG超玩会梅州市最美文艺志愿者、播乡宝接客家三宝组合创始人陈善宝,州客专访讲述了他创作《HAKKA客家》的家音家人幕后故事,以及陈善宝十多年坚持创作客家音乐、陈善到各地宣传推广客家文化的受海视客经历。
唱响客语 十多年坚守创作坚持推广
据了解,峡卫2024年,文艺融湾《客家人》电视专栏全新改版播出,用音音助由整体叙事转向人物故事,乐传力梅乐人栏目选题从福建到全球,播乡宝接AG超玩会聚焦海内外优秀客家人物,州客专访讲述他们的家音家人故事,助力推广传承客家文化、客家精神。“节目组是通过各大平台看到我在做客家文化的宣传推广,一直坚持做客家音乐的培训、传播等,对我的工作感兴趣,所以联系上我们做采访。”陈善宝告诉记者,《客家人》栏目组前后采访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非常用心。
《客家人》栏目组采访陈善宝。
“作曲的时候,我是用客家话的音调去写的旋律,所以自然而然,只要是会讲客家话的人,都能把歌词唱出来并且把旋律唱准。”节目从陈善宝在2019年为世界客属第30届恳亲大会创作的主题曲《HAKKA客家》讲起,讲述了陈善宝创作《HAKKA客家》的幕后故事。“刚开始做的比较多摇滚的内容,用客家话演唱摇滚乐,就是很年轻、20岁出头的小伙子的感觉。”在节目中,陈善宝分享自己的“从业之路”,也通过镜头展示了他十多年间参加重大活动的纪念挂牌和部分奖杯。
节目还着重呈现了陈善宝到世界各地教学客家歌曲的场景。在马来西亚、毛里求斯、香港、广州,不断地奔波活动、参加比赛、四处教学,这是陈善宝生活的常态。他满怀激情,教国内的小朋友、海外客家同胞、老年人唱客家歌曲,为客家文化的传承、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节目中,陈善宝表示,在给世界各地的人传授客家音乐的过程中,他深切感受到了文化认同感,也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。
陈善宝在香港客属总会教小朋友学习客家童谣。
走出梅州 以客家音乐弘扬客家文化
从初出茅庐的年轻音乐人,到如今的客家童谣代表人物、杰出客家文化使者,陈善宝已经在客家音乐之路上走过了十多年。其间,陈善宝坚守创作客家音乐,为宣传、推广、创新客家文化积极努力。他通过《HAKKA客家》《青春客家》《排排坐唱山歌》《古老山歌唱起来》等一首首充满客家风情的音乐作品,丰富呈现了作为当代客家青年对家乡文化的使命和担当。
陈善宝与梅州市老干部(老年)大学艺术团在演出后台合影。
近年来,各地客属社团越来越重视客家话、客家文化的传承推广,陈善宝的教学范围也越来越大。他主导的新客家歌谣课程被香港、广州、深圳、珠海等众多学校、社区、商会、联谊会采购使用,他本人也先后受邀登上了广东卫视湾区春晚、2023粤港澳台青年元宵晚会、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等国家级、省级等高规格舞台,进一步扩大了客家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。“客家文化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,我们作为音乐人,也要勇于走出梅州,为文艺融湾出一份力。”陈善宝说。
“这次海峡卫视《客家人》节目组的专访报道,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,也让我进一步坚定了推广客家文化的信心,尤其是在客家童谣的挖掘和推广方面,带动更多的孩子学习客家话、学习客家童谣。”陈善宝说,以后他将继续发挥自身能力,推广客家文化,为各地客家发声、宣传,让更多人了解充满魅力的客家音乐作品跟影视作品,将客家话、客家非遗、客家美食、客家服饰、客家民俗等丰富多彩、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梅州日报记者:刘晓娟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编辑:张晓珊
审核:张贝婕
- ·1—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107万辆 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
- ·出游请注意!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运营时间有调整→
- ·国家安全部提示学生:使用手机这四点请记牢
- ·一图了解!数看深圳科技创新!
- ·银杏、板栗种植技术教学|绿美广东,村落子种果树
- ·蛇年首个最圆满月将在元宵节出现,广州最佳赏月时间出炉
- ·截至2025年2月4日,广东4市已开通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
- ·1月份外贸集装箱同比增长22.3% 广州港实现“开门红”
- ·打击药品经营违法行为!全国药监系统启动药品经营环节“清源”行动
- ·今年2月全国总票房破150亿元!《哪吒2》占比达76.3%
- ·冰壶混双摘铜 中国队斩获哈尔滨亚冬会首枚奖牌
- ·一图了解!数看深圳科技创新!
- ·春天,相会电影院!清明、五一档电影片单在京发布
- ·粤黔人社部门联合在贵州举办两场大型招聘活动,102家粤企线上线下“揽才”
- ·促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!这一平台3月1日正式上线→
- ·久患不治 当心肾结石转成肾癌